遗产保护 历史文化建筑 大型会展体育建筑 文化教育建筑 商业办公建筑 居住建筑 城市设计 校园规划 景观设计  
2005--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

文化教育建筑

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阶段:方案、施工图

规模:占地面积7638平方米

  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

设计:袁镔、陆颖洁、朱全成等

合作:中机中电设计研究院

获奖:2005年度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2006年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

 

设计说明:

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是在普通技术条件下,通过采用生态设计策略设计并建成的绿色建筑,不仅实现了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目标,同时也创造出了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节地

图书馆所建地段原是垃圾场和臭水塘。在对垃圾彻底清理和对水塘改建后,开辟出面积为七千多平方米的建设用地,臭水塘也变成了校园水景。

节能

通过以下各种生态技术的运用,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的运行能耗较普通学校建筑降低40%以上:

遮阳设计:图书馆的遮阳方法分为四类——

西侧外墙设大尺度的遮阳墙;

东侧以退台式绿化遮阳的方式,夏季利用落叶爬藤植物遮挡日晒,冬季落叶后则不会遮挡阳光;

南侧玻璃咖啡厅的玻璃幕墙设水平遮阳;

各层屋顶的室外阅览场均设绿化遮阳棚架。

强化自然采光:

通过电子检索大厅的玻璃顶棚,将自然光引入中心区,形成中心区的顶光光照;

边缘区通过合理的窗户设计,使自然光分布均匀;

珍本阅览室也充分利用了顶光的光照,遮光光栅使顶光散射成均布光。

加强中庭通风和自然通风设计:

所有窗户的开启面积及开启方向都经过计算设置,在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通风方式;

在中庭空间上方设置可关闭的拔风烟囱,充分利用热压原理、烟囱效应,加强室内外空气交流,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

在春秋过渡季开启窗户,利用拔风烟囱引入室外新风,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

在夏季白天关闭窗户,将温度较低的地道风送入室内,并利用拔风烟囱将中庭顶部热空气导出;夜间打开窗户引入温度较低的室外空气;

冬季关闭通风口,积蓄太阳幅射热,利用南侧玻璃咖啡厅的温室效应形成室内气候缓冲空间,将较为温暖的空气引入阅览室,减小采暖的能量负荷。

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外墙、屋顶都采用保温材料,外窗也均采用中空玻璃,保温性能均高于国家标准;

立体绿化设计:

中庭空间内种植乔灌木,美化了室内环境,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东墙实行绿化遮阳;

屋顶的绿化同室外阅览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宜人的读书环境,也增强了屋面的保温性能。

水体的利用——注重室内水景小气候的设计,在玻璃咖啡厅内东侧墙面设置叠水墙,丰富室内景观,并利于夏季降温和增加空气湿度;夏季在玻璃幕墙的外表面设置滚动水幕,减少太阳对咖啡厅的直射,用于降温。

地道风设计——在建筑南北两侧设了两条长度分别为40米和80米的通风地道,利用地道内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差,通过热交换调节室内温度。

节水

利用水塘自然水作为冷却水、室内水景用水,循环使用,并使用节水洁具。

节材

室内设计中,柱子及地下室混凝土墙都尽量利用素混凝土面装饰效果,中庭内墙采用外墙砖贴面,减少了装饰材料的耗费。

由于遮阳、绿化、自然通风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的运用,在节能的前提下,保持了室内的舒适性和空气新鲜,创造出了健康的室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