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21
建筑专家解读“即墨古城”模式|2017即墨古城《城市复兴与街区发展》高端对话

 即墨古城是近年来我司明星项目之一,规划及建筑设计及施工建设工作的完成度、参与度都非常之高。而随着建设工作接近尾声,项目也从建设施工阶段逐步转入装修及运营阶段,而作为品牌及项目定位的“即墨——一座有生活温度的古城”热度也逐步升温,在业内及社会上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即墨古城,在可预见的未来,必将成为即墨乃至青岛的新地标。

 

即墨古城项目简介

 

  即墨古城规划用地43公顷,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自2013年底至今,在我司设计人员的全程陪伴下历时四年,多团队40余人参与其中,通过与即墨市政府,建设施工团队及各类专业团队,招商及运营团队等多部门密切配合,同心协力,最终呈现出宏观上立足城市发展需求,缘起文脉延续传承;中观上融合风貌功能,服务当代生活;微观上力求精益求精,展示大国匠心的精品城市文化休闲体验综合体。

  即墨古城内涵文化体验、古风商业、古韵院落三大功能板块,规划了“一城、两街、十景、十三坊”的结构布局——

  基本遵照原位置原规模并以历史照片为依据,修复古城历史上原有的城墙及独具特色作为城墙附属建筑的城外四阁,作为即墨古城的空间界限;

     保留古城内最具特色的丁字街的大空间结构,并依据历史照片复建包括匾额名称和样式在内的牌坊16座,重现特征浓厚的“牌坊街”的风貌;

  重点修复建设县衙、万字会两处文保建筑,根据图像或文字的历史资料复建财神庙、学宫、文庙、城隍庙、真武庙、考院、教堂等公共建筑;

 

  将古城内的居住板块依照兼顾历史街巷和现代安全及生活需求的原则划分为“坊”,并依据古城内的名人典故、历史事件、曾经的公共建筑及原有街巷名称等多类文脉信息,对“坊”及坊间街巷加以命名。

  这些规划方面的构想和意图,通过融合古今的建筑设计和精心苛求的施工建设,已经完全的呈现了出来,并引起了业内的关注肯定及社会的广泛好评。在荣获《教育部2015年度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之后至今对于即墨古城的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已经逐步展开,并向规模化及高端化发向发展。

 

开启高端对话

 

  2017年8月6日至7日,“即墨古城城市复兴与街区发展高端对话”在即墨古城隆重举行。

  此次高端对话活动由即墨古城片区规划建设指挥部主办、即墨古城管理办公室承办、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国内知名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数10专家共聚即墨古城学宫,参观考察即墨古城、畅论即墨古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成果,并对古城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与期许。

  本次高端对话由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林霄主持,我司副总建筑师弓箭、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暨即墨古城公共建筑设计总负责人张谨出席本次高端对话。

▲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即墨古城项目总设计师林霄

 

  本次活动由会议论坛及游览参观两部分组成。

 

直击现场

 

 柯焕章

“即墨古城项目形式是传统的,功能是现代的,内涵是有丰富历史文化的”

 

  国家住建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顾问柯焕章对即墨古城项目规划建设工作给予肯定,并指出其现实意义:“它体现了城市的历史肌理与文脉延续,给即墨人民以及他们的后人留下了一个比较直观的城市发展历史记忆和联想,提供了一个很有活力的文商旅相结合的城市公共会客厅。”

▲ 国家住建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顾问柯焕章

 

何玉如

“即墨古城项目提出的‘一座有生活温度的古城’指导思想,值得肯定。”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何玉如肯定了即墨古城项目的指导思想,在他看来,要实现一座有生活温度的古城,必须要有值得居住的功能,要保存城市的记忆、城市道路的肌理脉络。即墨古城项目显然做到了这一点。

  何玉如高度评价即墨古城项目匠心精神:“即墨古城项目的建筑设计在传承中创新,建筑施工体现大国工匠精神,堪当‘匠魂’二字。”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何玉如   

黄星元

“ 即墨古城项目既有传承又有更新,经得起时间与历史的考验”。

 

  即墨古城项目在设计上的高标准、施工中的严格要求、细节上的精雕细琢,获得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黄星元的认可。

  他以“营造匠”三个字概括即墨古城项目的设计理念:“营”就是与业主的合作与互动,“造”就是每个建筑师在几十年的历练中形成的自己的建造艺术手段,“匠”就是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即墨古城项目遵循历史传统技艺,再加上生活技艺、工匠技艺、施工方法技艺,既有继承又有更新,经得起时间与历史的考验。”对即墨古城项目匠心精神,黄星元表示赞赏。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黄星元 

 

赵元超

“即墨古城即体现传统风貌,又有现代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一个片段的街区,而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城,是一个文化体验综合体。“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元超认为,对历史最大的保护就是将其利用起来。

  在赵元超看来,即墨古城项目既创建历史记忆,满足了市民对城市文化和归属感的需求,又具备现代功能,完全是一个城市活的标本。古城创建的居住模式,商业街与居住区一动一静之间,正是现代中国人所追求的一种回家的感觉。”

  “把普通的产品变成作品,把普通的地产变成遗产。”赵元超说,即墨古城项目创建了一个精品,通过木雕、石雕、彩绘等工匠的手艺,保留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元超

   薛明

“即墨县治在历史过程中变成了棚户区,即墨古城项目在这个特殊背景下再造,找回了历史记忆,这在全国来说是一个积极探索,是对今后我们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上一个积极贡献。”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建筑教育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住建部建筑设计标准化委员会委员薛明肯定了即墨古城项目的探索。


  薛明同时指出,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是多层面的,除了我们现在眼见到的这些实物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我们看不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实物存在。

  “即墨古城项目再造过程中,古建筑材料、建造技艺、工匠技艺得以在实践中继续应用,使非遗更生动、更活地传承下来,这种做法值得肯定。”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建筑教育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住建部建筑设计标准化委员会委员薛明

刘伯英

“即墨古城项目是历史文化具象的呈现。每一个人都是未来历史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理事国家代表、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伯英强调,即墨古城项目是历史文化具象的呈现,通过这个具象的、形象的、空间的、格局的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和各家文化都能在此得到充分体现。

  “即墨古城项目就像一个历史实景的露天博物馆,可以和所有人进行互动,每一个人都能为我们带来历史的记忆、历史的怀念、历史的想象,每一个人都是未来历史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这个意义非常重大。

  刘伯英还强调经验总结与资料留存,“将古城的创作理念、工匠精神、工法技法等总结与记录下来,为即墨今后历史的发展留下一个技术档案,留下实实在在的技术的宝贵财富,这个非常重要。”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理事国家代表、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伯英

 

张谨

“让即墨古城项目成为一个能够代表城市品格、城市形象的公共活动空间。”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暨即墨古城公共建筑设计总负责人张谨指出,“即墨古城项目实际上是棚户区改造更新,我们对它的定位是,让它成为一个能够代表城市品格、城市形象的公共活动空间。为此,我们充分进行了历史资料的研究,把它按照一个文化项目来阐释和解读,而不是单纯的打造成一个旅游项目或商业项目。”

▲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暨即墨古城公共建筑设计总负责人张谨

 

弓箭

“古城的建造本身是让我们不断反馈、不断修正自己原有知识储备、不断升华的过程。总结经验,改革创新,丰富完善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个城市就像生物界一样,它一定是多样的、丰富的、复杂的,这样才更有吸引力。对于即墨古城项目来说,“总结经验,改革创新,丰富完善”是未来发展必经之路。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弓箭将即墨古城整个设计历程称作“陪伴式成长”,感触颇深。“规划方面,我们逐渐摸索和探索,以期能够让传统的、中国的思想和方法跟现代生活空间有机融合。建筑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寻找传统的建筑本身、空间和现在功能需求之间的契合点。古城的建造本身是让我们不断反馈、不断修正自己原有知识储备、不断升华的过程。”

▲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弓箭

 

周畅

“即墨古城项目再造是城市更新、城市修补的一个新尝试,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原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原国际建筑师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周畅在高端对话中做出总结性致辞。

  “即墨古城项目再造是城市更新、城市修补的一个新尝试,经验值得总结推广;古城建设的管理水平值得学习;古城产业的高参与度,使古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建设标准、传统建筑的应用,地上、地下开发的结合上,以及对传统建筑的现代化表达上,古城特色值得学习。”

▲ 原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原国际建筑师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周畅

周畅从城市更新的趋势谈起,肯定了即墨古城项目作为“城市再造”的规划建设理念。在他看来,城市更新已从一个点过渡到一个面、一个片,从单一功能到复合功能,从单纯复古到改造城市,从仅注重地上到合理利用地下空间,从对历史街区单纯保护到在保护前提下合理激活利用。

  “即墨古城项目‘精细化、生态化、人文化’的规划建设理念先进;工艺精湛,匠心精神打动人心;既尊重历史,又服务现代,它服务于今天的城市生活,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所以它才有活力,所以它才可以持续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使古城生活更舒适便捷,令人流连忘返。”

▲ 即墨古城一进院

  周畅认为,从城市管理经营角度,即墨古城项目解决了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的问题。经济上,无形资产的投入产出比相当可观;社会上,原住民依然可以继续体验故里乡愁;文化上,即墨古城项目是即墨传统文化的具像表达,它带给即墨和青岛一种新的文化方式和生活方式。

即墨古城I学宫

  对即墨古城项目未来发展,周畅给予厚望。他表示,即墨古城项目在建筑与街道外部空间丰富均衡、城市家具增设与外摆、服务半径扩大后对人流的控制等细节方面,还需要不断深化,更好地打造一个城市新的活力区、磁力区,成为即墨乃至青岛的一张靓丽名片。

参观项目

  2017即墨古城《城市复兴与街区发展》高端对话在热烈而有序的氛围中进入尾声。专家学者们的真知灼见对即墨古城项目今后的建设发展和运营管理裨益良多。何玉如更留下亲手书写的墨宝“即墨古城赋新诗”,为古城带来惊喜。

▲ 何玉如题字


 

▲ 专家学者参观即墨古城项目


  即墨古城是我司对文化街区项目的一次充满挑战而最终获益匪浅的探索,它的成功及收获的好评是对“安地人”既往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们当前面对一切项目的标杆和样板,更是对于我司未来勇于进步,不断探索,对职业尊严、对社会发展、对城市建设、对文化传承勇于负责的鞭策。

  我们将持续关注即墨古城的后续建设及运营运转情况,深入思索,以期用更多的经验和更高的水准迎接新的挑战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