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博士、硕士、学士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
《工业建筑》杂志编委
《幸福都市》杂志编委
《北京规划建设》杂志常务理事
荣誉获奖
2011年:
浙江省湖州市小西街历史文化保护区勤劳街片区概念规划获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排名第1)
四川穿心店地震遗址景区抗震纪念广场获教育部优秀风景园林设计三等奖(排名第1)
洛阳玻璃厂工业与历史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或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排名第5)
2009年: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获建国60周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排名第1)
清华附小新校舍获建国60周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排名第7)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获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排名第1)
北京中心城(1-18片区)工业用地整体利用规划研究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2)
北京焦化厂工业旧址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获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规划二等奖(排名第1)
《北京工业遗产的评价方法初探》获得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2008年:
长春税务学院净月校区综合教学楼与研究生楼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三等奖(排名第1)
2007年:
长春税务学院净月校区综合教学楼与研究生楼获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排名第1)
三坊七巷小学获得中国建筑学会第4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赛优秀奖(排名第2)
2006年:
长春国际会展中心获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佳作奖(排名第2)
清华大学附小学新校舍获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排名第7)
2004年:
清华大学附小学新校舍获国家第11届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排名第7)
2003年:
长春国际会展中心获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排名第2)
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公园中心体育场获教育部城乡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排名第1)
清华大学附小学新校舍获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排名第7)
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公园中心体育场获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排名第1)
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公园中心体育场获中国建筑学会第四届全国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三等奖(排名第5)
清华大学附小学新校舍获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排名第7)
1998年
鞍山公园小区获建设部、科技部国家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 优秀奖
深圳龙岗坪山镇牛角龙住宅小区获建设部、科技部国家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良好奖
研究和教学方向
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教学科研成就
作为全国首批考试通过的一级注册建筑师,长期工作在设计行业一线,涉及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遗产保护等学术领域。
从大量规划设计实践中,针对城市建设中遇到的重大课题,形成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和工业遗产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两个学术领域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教学中注重职业建筑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以城市、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的思想为宗旨,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功能、结构、材料和艺术、空间的综合设计能力,获得学生的广泛好评;在指导研究生教学中,注重学术研究,从设计实践中来,又高于设计实践,形成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
组织成立中国唯一的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连续出版5 部关于工业建筑遗产的学术著作,建立了遍及全国的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的学术网络,通过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项目的实践,在城市更新中实现城市综合复兴和工业遗产保护。
主持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获得建国60 周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以及建设部和教育部的多项奖励,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中实现文化复兴和经济繁荣的完美结合,成为旧城更新、文化商业地产、文化旅游地产竞相学习的样板,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科研课题 ( 课题负责人)
1. 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课题编号:2011BAJ06B03 课题名称:原有工业建筑功能提升与生态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怀柔分局:怀柔区渤海镇长城国际文化村形成及发展研究
3.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怀柔新城城中村改造策略研究
4. 北京市规划委怀柔分局:怀柔区雁栖不夜谷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
5. 北京市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前期课题:北京城市居住、就业与交通发展模式的评价和优化方向研究
6.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中心城1-18 片区工业用地整体利用规划研究》
7. 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北京重点工业遗产资源调查》
8. 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北京工业遗产评价标准研究》
9.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首钢工业区现状资源调查与规划研究》
10.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焦化厂工业遗产调查与更新规划研究》
出版著作
1.《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 2011 中国第二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朱文一,刘伯英,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年8 月
2.《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 2010 中国首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朱文一,刘伯英,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年11 月
3.《北京中心城(1-18 片区)工业用地整体利用规划研究》 施卫良,杜立群,王引 刘伯英,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年11 月
4.《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与研究》2008 年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刘伯英,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年6 月
5.《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 刘伯英,冯钟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年 10 月
6.《长城脚下 官地人家》——北京怀柔官地村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实施与思考,刘伯英,罗德胤,李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年12 月
期刊文章
1.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之困境与出路”主题沙龙 《城市建筑》2012 年03 月,7-18
2.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发展综述 《建筑学报》 2012 年01 月,12-17
3. 首钢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与改造设计 《建筑学报》 2012 年01 月,30-35
4.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新建筑》2012 年02 月,4-9
5. 中国工业发展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回顾 《北京规划建设》2011 年第1 期,8-12
6. 北京工业建筑遗产现状与特点研究 《北京规划建设》2011 年第1 期,18-25
7. 北京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再利用体系研究 《建筑学报》,2010 年12 月,1-6
8. 工业考古:北京工业遗产研究方法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 年第1 卷第3 期,54-72
9. 北京工业遗产评价办法初探 《建筑学报》2008 年12 月, 10-13
10. 北京焦化厂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城市设计研究 《北京规划建设》2007 年第2 期, 67-73
11. 走在生态复兴的前沿——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生态措施 《城市环境设计》2007 年第5 期,24-27
12.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实施类型 《建筑学报》2006 年第8 期,21-23
13. 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 《建筑创作》2006 年第9 期,24-30
14. 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建筑创作》2006 年第9 期, 36-51
15. 北京怀柔新城城市设计 《北京规划建设》2006 年第6 期,75-78
16. 北京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的思考——以首钢工业区为例 《北京规划建设》2006 年第2 期,28-31
17. 抚今追昔 清华廿年 《建筑创作》2006 年第10 期,186-187
18. 建筑生态学新论 《城市建筑》2005.10,28-29
19. 和谐城市的内涵 《世界建筑导报》2005.2,47
20.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场设计与现代大跨度钢结构 《建筑学报》2004.3,58-61
21. 论建筑师的经济时空观 《建筑师》2003.2,40-43
22. 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建筑创作随感 《建筑学报》2002.6,16-19
23. 全球化思潮与建筑理论发展 《华中建筑》1999.3,17-19
24. 文化的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释义 《新建筑》1999.6,37
25. 国外混合使用中心的设计与开发 《世界建筑》1991.4,24-27,75-76
